跨境物流渠道可以分為國際商業快遞和小包2種類型,比如UPS、FEDEX、DHL,還有中郵小包、新加坡郵政小包、馬郵小包、香港小包、荷蘭小包、順豐小包等等。而跨境電商行業中使用最廣泛的物流渠道,那一定郵政速遞的國際e郵寶了。
國際e郵寶:是郵政速遞物流為適應跨境電商輕小件物品寄遞需要推出的經濟型國際速遞業務,利用郵政渠道清關,進入合作郵政輕小件網絡投遞。單件限重2公斤,主要路向參考時限7-10個工作日,價格實惠。
在介紹E郵寶之前,得先聊下中國郵政和郵政速遞物流的一些區別。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認為,中國郵政和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是同一家公司,中國郵政的國際小包和郵政速遞物流的國際e郵寶,只是中國郵政推出的2個不同產品而已,其實是理解錯誤了。
中國郵政和郵政速遞物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有很多業務交叉,但其實是2家不同的獨立的公司,還有一家郵政系的銀行,就是網點遍地開花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16年,中國郵政超越美國郵政,進入世界郵政前三強。
中國郵政全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由中國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管理國有獨資公司,負責中國內地的郵政業務,實行“政企分開”的管理體制并接受國家郵政局的業務監管。中國郵政是國有獨資的副部級重點中央企業,也是世界500強。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是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郵政集團于2010年6月聯合各省郵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股份制公司。
國郵政推了中郵小包,分了掛號和平郵,但價高質量低,口碑不佳。郵政速遞推了國際E郵寶。根據官方介紹:e郵寶屬于經濟型國際速遞業務,利用郵政渠道清關,進入合作郵政輕小件網絡投遞。注意了,這里的郵政渠道清關,指的就是萬國郵政聯盟。萬國郵聯是聯合國的下屬機構,萬國郵聯的作用一是保證普通大眾郵件服務,二是解決國與國郵政之間資費分攤的問題。所以,萬國郵聯清關走的也就是郵政清關,而不是商業快件清關,性質不一樣。
當然,萬國郵聯畢竟是協商的一種聯盟,也有很多扯不清的事情,比如費用結算分攤一事。根據國家發展程度不同,又分了5個結算檔次,也就是說發達國家需要支付的費用更多,發展中國家則更少,貧窮國家最低,而中國處于第三中間檔。
每到年底跨境電商旺季來臨之際,郵政包裹經常會出現大面積延誤的情況,原先10來天就能送達的貨物,被長時間滯留在機場,有時候滯留了1-2個月了才開始派送。長時間滯留的結果自然是導致大規模取消訂單,而產生的經濟損失不僅僅是那些物流費的問題了,每年都有不少賣家死在了這個坎上,這也是跨境電商賣家必需關注的一個風險因素。
為什么會長時間滯留?我不是專業人士,具體原因也是道聽途說:據說是因為中國作為主要貨物出口國,旺季來臨時,跨境電商大量的郵政包裹被運往美國等目的地國,而這些國家運往中國的郵政包裹則很少,嚴重失衡。問題就來了,美國那邊的人工成本無法覆蓋結算費用,就說這里的人工費用很貴的,而且就這么幾個人干活,你們中國的郵政包裹每天幾個柜子的運過來,忙不過來,萬國郵聯結算費率這么低,加派人手的話,處理的越多,就虧的越多,那就等著吧。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延誤。不僅如此,而美國郵政為了節省成本,干脆就停止了所有平郵掛號的跟蹤與妥投記錄服務,好在E郵寶仍然有跟蹤和簽收記錄。
中國郵政也不傻,為了降低風險,或者說把風險轉移到客戶身上,百試不爽的“國際慣例”就來了,就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根據國際慣例,我們只負責國內段的郵政配送,包裹出港后,出現的丟失或者延誤概不負責”。你倒是撇的干干凈凈,倒霉的最后還是跨境電商賣家么。
清關方式
既然是國際貨運,自然也免不了清關。郵政清關走的是批量清關,海關根據一批貨物的總申報單先進行預審,先把聲明價值過高,明顯需要交稅的挑出來,等貨到了過X光機的時候再看看有沒有隱瞞申報的,在海關放行之后,統一交給國內郵局派送;這種方式較為寬松。而商業快件清關則不一樣,每單都得清關,每個包裹的申報信息都要由報關行的操作員錄入海關系統里面,比較嚴格,在海關放行后,再由其他物流快遞公司進行派送。
國際e郵寶走的就是郵政清關方式,通關速度比較快,一般交付后,2-3天內即可出港。目前開通的大部分國家都能在15天以內送達,像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基本上在8天左右就能簽收。當然,這個時效并沒有合同或者法律約束的,所以,也會碰到那種非常快的,4-5天妥投的,也有抽風的,1-2個月也不妥投的,都是屬于正常情況。
注意事項
國際e郵寶的性價比較高,但目前開通的國家還比較少,也并不是唯一的發貨渠道。所以,發貨前,先確定eub是否開通了這個國家的路向。當然,很多賣家也從來不用EUB,因為對比EUB,很多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針對目的國進行配送方案定制,推出了很多價格更低,速度更快的物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