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大咖都在科研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各大企業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都有哪些運用到了物流領域當中。
一、菜鳥網絡
阿里在2013年5月開始搭建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2017年9月,阿里在數百億元的基礎上增持菜鳥網絡的股份,投資了53億元,將進一步推進新零售戰略,并計劃未來5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在物流骨干網上菜鳥可謂是用盡奇招,尤其是在“智能”方面。
倉儲方面:2018年5月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啟動了物流IoT戰略開啟了“未來園區”。園區內大力投入了自動化分揀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等技術,大幅提升了分揀效率。
干線運輸方面:同樣也是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ET物流實驗室宣布了“駝峰計劃”,與一汽大眾、北京航天航天大學無人機團隊、點我達等多家公司聯手共同推進無人設備的量產,打造包括無人車、無人機的新型立體智慧物流網絡。其中包括兩款無人駕駛產品,其一是與一汽解放聯手發布的無人駕駛卡車“公路高鐵”,其二是菜鳥自主研發的固態激光雷達無人物流車,適配“分鐘級配送”等不同的物流場景。
末端配送方面:2017年11月,菜鳥完成了無人機群組跨海快遞飛行,為農村淘寶提供物流服務;2018年4月,菜鳥ET物流實驗室打造的末端配送無人車“小G plus”實現公開路測;2018年7月菜鳥在香港啟動智能快遞柜服務;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推出了人工智能產品——菜鳥語音助手,幫助快遞員派件過程中自動給消費者打電話。除了自身在物流科技方面布局之外,菜鳥還大力投資了其他物流科技領域的公司,以期擴大智能物流骨干網,同時順應國家建設物流樞紐的政策。
二、京東物流
京東配送機器人
早在2017年京東集團年會上,創始人劉強東就曾談到過京東未來的戰略目標,他表示在京東的第二個12年,希望用12年時間把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以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改造,讓京東成為純粹的技術公司。
倉儲方面:2018年1月,京東物流無人倉亮相上海。從貨物入庫、到打包等環節,無人倉中有3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3種不同型號的智能搬運機器人承擔分揀任務,從而實現了貨物到入庫、存儲、包裝、分揀等多個流程的全智能化和無人化。
干線運輸方面:2017年9月,京東聯合上汽大通、東風汽車共同研發推出新能源無人貨車和東風電動無人貨車;2018年5月,京東硅谷研究院研發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已在美國完成測試;2018年9月,京東物流提出了建設地下物流管道網絡的想法,并在10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與南開大學等九家單位共同發起的城市智能物流研究院(雄安)成立,將建立地下軌道物流、公路物流和市政綜合管廊結合的地下廊道物流。
末端配送方面:2018年2月,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智慧配送站在陜西西安落地,無人機直接降落在配送站頂部實現自動卸貨,貨物在內部經過中轉分發后由配送機器人完成自動裝載;2018年6月,京東的重型無人機京東“京鴻”大型貨運無人機在西安下線;2018年6月,京東配送機器人開啟全場景常態配送運營。
三、蘇寧物流
蘇寧無人重卡
在2018年1月的蘇寧控股集團2018年度的工作規劃與部署會議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曾表示過,蘇寧將原有的IT體系升級為科技集團,成為八大產業重要組成之一,為蘇寧實現2020年度智慧零售生態圈的重要戰略升級目標。加強在投資領域的布局,持續強化技術保障的能力,整合全產業技術、數據、用戶全鏈路等。
倉儲方面:2016年11月1日,“蘇寧云倉”正式亮相,這是一個集自動化、數據化和規模化于一體的物流倉;2017年,蘇寧在上海、濟南建立了AGV機器人無人倉庫;2018年8月,蘇寧物流的全國物流中心“多點多級倉儲”布局形成。
干線運輸方面:2018年5月,蘇寧物流與智加科技聯合推出的達到L4級別無人駕駛能力的重型卡車“行龍一號”完成路測。
末端配送方面:2017年蘇寧物流無人機在浙江完成實景派送;2018年4月,蘇寧物流的社區無人快遞車“臥龍一號”在南京試點投放,6月,蘇寧的無人快遞車完成上崗測試,并進入常態化運營;2018年8月,蘇寧易購推出了“蘇寧郵購”極速配送服務,并正式上線“蘇寧秒達”,為3公里社區生活提供30分鐘、1小時等極速達。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