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至14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木蘭匯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全球木蘭論壇暨2019(第十一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在北京舉行。年會以 “我們WE”為主題,邀請1000余位企業家、政要官員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女性在跨越商業周期中的特別力量。
在4月13日上午的“穿越周期”主題演講上,阿里巴巴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陳威如表示,推進產業數字互聯化能夠營造多元競爭格局。
以下為發言實錄——陳威如:
各位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之前的幾位分享嘉賓,我覺得收獲很多。我想從我在阿里觀察到的未來趨勢跟大家分享兩個概念。第一個就是傳統行業的數字化升級,第二個是唯利社會的一種管理創新。
我想第一個是我們過去的5—10年,我想在中國大家一起經歷了一個互聯網的時代。而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如果把整個產業鏈路拉開來一看,我們會發現其實在整個產業鏈的六七個環節里面,我們才走過了前面的一兩個環節。首先互聯網對于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從信息的流動開始的,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已經有80%、90%的這種信息來源都是來自于線上,而不是來自于像傳統的一些媒體。
第二個是所謂的電商的發展,也就是銷售的渠道逐漸在往電商發展中。所以在各行各業百分率不等,從5%—50%都有,但平均來講有差不多20%的消費的商品是從電商來購買的。
2018年我們看到了一個叫“新零售”的概念,其實“新零售”就是所謂的線上跟線下的融合,然后在一起重構。所以如果我們很快地回顧過去這5—10年,我們發現在營銷跟分銷的這兩個環節里面進行了線上化,然后再跟線下融合的一個過程。所以如果有了這樣一個理解以后,你覺得你相不相信未來的5—10年,將會走的一條路就是所謂會在整個價值鏈的其他環節里面,包括物流、包括制造、包括研發等等,也會進行一個線上化,然后線上跟線下融合的這樣一個角色。
我舉一個例子來跟大家講,譬如說什么叫做物流的線上化?譬如說大家現在如果在網上買東西以后,可以拿出菜鳥裹裹,在上面可以看得到你的包裹現在正在哪一條高速公路、哪個分揀中心,大概預計多久會到達你家。這其實就讓我們看到了你的貨物這種流動是可視化的、可追蹤的。但是畢竟這只有占整個線上銷售的20%左右而已,還有80%的貨物還是不可視的、還是看不到的。
舉例來講,一個北京的消費者他可能趁著促銷,在網上買了6罐非常重的洗衣液,洗衣液可能要從廣州的工廠里面發出來,飄洋過了1000多公里然后終于能夠在24小時內達。但是你仔細想一想會發現其實在這個北京消費者住處的周圍已經有很多的超市或者是雜貨店,事實上就有這么18公斤重的洗衣液。如果你知道他們哪里有庫存,你如果能夠跟他調貨,可能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送到你家了。
但為什么現在我們現在做不到這件事情?是因為我們線下整個貨物的流通鏈路里面,哪怕批發商他都不知道他把貨品銷售到營銷渠道、零售渠道,到底還有多少貨沒有賣掉,他還要再進多少的貨。每一個雜貨店的老板也說不定搞清楚他現在現場的庫存有多少,可能有500多個SKU,每一項SKU有多少庫存,他一直還在買新的。甚至有一些舊的產品,可能已經有5年都沒賣出去了,但是他還是放在那里,自己都不知道。
因此我們說未來5—10年里面,會不會在線下整個貨的流通鏈路上面也會開始被數字化,因此導致每一個貨都可以被看到,被看到以后你就可以做到線上線下一盤貨,一起來做調配的這樣一個可能性。
我們說在制造方面有沒有可能?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公司在嘗試著把他的整個生產流程,可能有78道工序,然后需要多少的時間。他把它給數字化以后,在線上做了很多的模擬,找出一個最佳的調試方法,然后再導到線下來做測試,說不定可以把78道工序改變成56道工序,中間就減了25%的時間跟降低了很多的成本,因此帶來了更多的增效。
所以我們說消費互聯網,就是過去的這5—10年比較是在消費面的互聯網,它其實到目前為止比較強調于流量,它提供給消費者的是一個叫做便宜、補貼。在這樣一個過程里面,我們會發現得流量者,對品牌商來講,得流量他就很高興。但是他也很擔心,今年得到了很多流量,不代表明年會得到流量。而且所有的產品也沒有太多的差異化,你把你的創新就放到網上去,結果你把多少錢、里面是什么樣的功能,你可能都馬上公布給你所有的競爭者,競爭者都在盯著你看,可能今天還沒有下班的時候,你的競爭者已經在他的網上能夠提出一個跟你看起來差不多一樣的一個產品,但是賣得還比你更便宜。
所以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之下,我們的這種競爭就變得非常白熱化。假設我們比的就只是誰拿的流量多,流量又變得越來越貴、越來越稀有的時候,那這時候所有的品牌商其實是活得都是不太好的。
因此我們預計未來的5—10年里面,整個產業鏈路要經過更多的數字化跟互聯化,使得競爭能夠變得更加地有差異。譬如說有一家品牌商可能是靠著他的物流供應鏈特別地快速,別人需要1天,他只需要2小時就可以送到了。可能有一家公司靠的是他產品研發的速度特別特別地快,別人需要一兩年,他可能三個月就可以出來了,而且說不定他還能夠為消費者定制。有的人可能比的是制造流程能夠更加小批量,能夠更加降本增效。
因此我預計未來的世界里面,如果整個產業都互聯網化跟數字化以后,它會使得我們的競爭更加地多元,這時候每一個企業都能夠活得比以前還要好一點。
在這樣的情況里面,我們說未來產業的互聯網化它的邏輯可能跟過去我們觀察到的消費互聯網的做法不太一樣。因此我們在參照過去所做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特別要小心,有可能會越打越錯。
舉例來講,我們說產業互聯網有很多是To B的事業,企業客戶一般要求的是質量、價值,而不一定只是便宜。因為他拿你的東西,還要再把它加工、還要賣出去。因此我會覺得未來的產業互聯網里面可能會第一個你要先重質,然后量才會起來。不像消費互聯網是先打量,然后慢慢改善品質。產業互聯網的這種打法里面,可能在速度感上要放慢一點,因為你要把它做深做透再起來。
在消費互聯網里面,他的這種網絡效益可能比較強一點,他可能需要趕快地把這個市場鋪開,所以我們在打法上可能會有所不同。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講一下唯利世界的這種管理的創新,大家看一看我們現在一直在強調的是說對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都能夠可看得見。但是大家逐漸地會發現如果在未來,我們所有的貨物全部都可以變可視化、數字化了以后,其實對于貨物的流通也都能夠看得到。那么對于我們的員工,他每個時候在做些什么事情是不是也都看得到?假設你都知道你的員工每天24小時都在干什么,做些什么事,跑到哪里去,講些什么話,創造了多少銷售額跟價值的時候。
未來這個世界就會進入到一個顆粒度非常細的管理的時代,所以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帶來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人會非常地可憐,因為他24小時都被監看著。第二種,因為你是很透明的,所以可能每一個人的差異化都可能能夠獲得彰顯。
這樣一個可能性,譬如說有可能大家不用上班打卡,因為老板都知道員工今天到底有沒有在干事情,有沒有創造價值。只要你創造價值,你該什么就該什么,也不一定非得要去打卡上班,又不是說到公司里面待8個小時,就表示你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未來每一個人的價值是不是都能夠被差異化地對待跟彰顯,這可能是我們接下來可能會看到的一個情況。
而我也會發現在未來的時候,當老板能夠知道每個員工每天在干什么的時候,應該就不需要等到年底的時候再來做一個績效考評,360度的績效考評。因為如果你每天都知道你的員工在干些什么的時候,你還要等到年底再跟他說,我覺得你這里面表現的不太好,因此我要給你降薪、因此我要請你離開。你的員工馬上會回你一句說老板,你知道我每天都在干什么,如果你覺得我做得不好,為什么不當場跟我講,為什么不幫助我,而要等到最后年底才來找一個借口來把我給開除掉,是嗎?
所以我們也會發現未來的世界里,未來的管理里面,領導者他不再是一個監管的角色了,監管可以讓機器來做。而領導者應該是要能夠幫忙、能夠賦能,能夠有極高的慈悲心,能夠幫助他周圍的員工,每一個都能夠升級、每一個都能夠做得更好,只有這樣的領導才會在未來受到大家的歡迎。
因此我覺得展望未來,我覺得當這種科技使得我們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事情都看得到的時候,那我覺得對于人類的這種影響,對于管理者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你就知道你可能要看什么、不看什么,你對待你的員工的方式可能要從以前的這種監管到未來可能要有更大的這種賦能的幫助。
所以我認為在未來的5—10年里面,很值得我們大家一起關注的是管理可能的創新,包括心態、包括方法跟流程。
那跟大家一起共勉,一起邁向未來,謝謝!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