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4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4月9日起,調降對個人攜帶進境的行李和郵遞物品征收的“行郵稅”稅率。這意味著消費者海淘更便宜了,跨境電商行業迎來政策紅利。
4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4月9日起,調降對個人攜帶進境的行李和郵遞物品征收的“行郵稅”稅率,其中對食品、藥品等商品,稅率由15%降至13%;紡織品、電器等由25%降為20%。這意味著消費者海淘更便宜了,跨境電商行業迎來政策紅利。
個人海淘“直郵”省錢了
“行郵稅”是合并征收的進口稅,包含了進口環節的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目前消費者個人“帶貨”和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直郵產品”均適用行郵稅。海關總署規定,進境居民旅客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對于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按行郵稅征稅。
現實生活中,出國旅游的消費者入境時攜帶的進口商品大多數并未征收行郵稅。不過,對于“人肉代購”來說,若超標準攜帶相應商品入關,被海關抽查發現后會被罰款。
不同于“人肉代購”,一些正規海淘商家,從海外給中國境內消費者直郵包裹時,會向海關報關、并繳行郵稅”。“行郵稅”的降低,縮小了正規海淘平臺與“人肉代購”之間的差價,有利于正規海淘商家。
跨境電商迎來政策紅利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預測,“行郵稅”降低不僅使出境旅游“帶貨”更便宜,而且對采用“直郵”模式的進口跨境電商平臺、賣家來說是重大利好,該模式的賣家可降低成本,如“洋碼頭”、“淘寶全球購”此類“跨境直郵+備案”模式為主的C2C類平臺無疑是最大受益者。
C2C跨境電商最具代表性平臺“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認為,此次“行郵稅”降低后,各進口渠道稅率便平衡了,各家最后就會全拼運營實力、口岸地緣優勢、把控風控,最終還是消費者受益。
業內人士認為,下調“行郵稅”能使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進口商品,從而刺激進口消費增長。考慮到個人海外直郵郵包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的主要渠道之一,行郵稅稅率會影響跨境電商商品進境渠道的選擇。
不過,曹磊也指出,下調“行郵稅”對網易考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唯品國際、亞馬遜海外購這類B2C類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臺則影響甚微。
通拓科技集團合伙人李鵬博認為,下調行郵稅跟此前跨境電商綜合稅由11.2%降低到9.1%相匹配,有利于保持進口商品在不同入境渠道的公平性。不同入境渠道的稅率普遍降低,有利于各種進口模式。
作為江蘇省B2C跨境電商的代表,南京龍潭跨境貿易產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強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類似觀點,“一直以來‘行郵稅’都是向消費者征收的,跨境電商只是代收代繳,所以‘行郵稅’降低與我們的運營成本無關。”他認為,無論是增值稅下調還是行郵稅下調,都降低了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的總成本,在擴大C端市場方面,對跨境電商進口行業屬于利好。
附: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促進擴大進口和消費,更好地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結合增值稅稅率下調等重大改革措施,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4月9日起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俗稱行郵稅)。此次調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稅目1、2的稅率分別由現行15%、25%調降為13%、20%;二是將稅目1“藥品”的注釋修改為,對國家規定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進口藥品(目前包括抗癌藥和罕見病藥),按照貨物稅率征稅。
行郵稅是對個人攜帶、郵遞進境的物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合并征收的進口稅。為維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行郵稅各稅目稅率應與歸入該稅目商品的同類進口貨物綜合稅率大體一致。
今年以來,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自4月1日起由16%、10%調整為13%、9%;進口罕見病藥品自3月1日起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為使增值稅改革紅利直接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此次重點下調了日用消費品的行郵稅稅率,對食品等歸入稅目1的物品稅率由15%降至13%,降幅13%,對紡織品等歸入稅目2的物品稅率由25%降至20%,降幅20%。同時,為確保患者能夠實實在在地享受減稅紅利,與進口藥品增值稅政策保持一致,擴大按較低稅率(貨物稅率)征稅的藥品范圍。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