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剛剛獲得B+輪融資之后不到四個月,航運科技公司運去哪又有新融資消息傳出,這也是運去哪在半年內完成的第3輪融資。
6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運去哪方面獲悉,運去哪已完成新一輪7000萬美元C輪融資,創中國航運科技領域單筆融資額記錄。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oatue聯合領投,A輪投資者源碼資本跟投,多維海拓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紅杉資本首次將目光投向跨境物流領域。一直以來,紅杉資本在物流領域屢屢出手,其投資過的公司包括已經成為獨角獸的滿幫集團、貨拉拉,以及成功上市的中通、德邦等傳統快遞公司。在公路運輸已然成為一片巨頭廝殺的紅海時,紅杉資本對航運互聯網領域的入局則引發了業內外的無限遐想。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以來,包括“運去哪”“運個貨”等航運、貨代領域互聯網平臺初創公司頻獲資本青睞,雖然業務和量級與國際公司尚不能同日而語,但是一場競逐“中國版Flexport(一家國際航運物流平臺公司)”的戰爭已然打響。這也將是未來物流領域的一片“新大陸”。
半年內獲3輪融資
半年內連續三輪融資,讓這家服務B端企業的國際物流服務平臺公司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運去哪創始人兼CEO周詩豪表示,未來將通過新型的數字化工具,將傳統繁瑣低效的跨境物流服務,打造成智能輸電網一樣便捷易用,幫助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與國外新興的一些數字化貨運代理商不同,我們把自己定位成行業的連接者,更高效地連接線下物流資源,利用技術賦能行業上下游。”他表示。
官方資料顯示,“運去哪”上線于2015年2月,提供包括海運、空運、陸運、倉儲、報關、保險等在內的一站式國際物流綜合服務,目前,平臺已合作付費企業數約1萬家,此前已完成DCM、招商局創投、源碼資本、住友商事亞洲資本等融資。
運去哪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公司的運營模式類似于國際物流領域的“攜程”,外貿企業可在線預定國際物流服務,并借助互聯網、數字化技術,連接線下優質的物流資源,簡化傳統繁瑣的國際物流形態。
據了解,完成本輪融資之后,“運去哪”將重點升級自己的海外網絡與物流管家系統。
海外網絡方面,運去哪將在日本、越南、泰國多國落地分支機構及海外倉資源,實現國內物流網絡與國外物流網絡的無縫銜接,提供端到端的跨境物流服務。物流管家系統方面則將利用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增加訂單智能履約、運輸路徑優化等更多新科技,提升物流管理效率。
航運互聯網公司迎資本密集投入
今年以來,航運互聯網企業開始頻繁獲得重量級投資。除了運去哪的頻繁融資之外,內貿水陸聯運物流服務平臺公司“運個貨”也在1月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此前,國際航運物流平臺Flexport則獲得由軟銀愿景領投的10億美元融資。
此外,航運領域的傳統巨頭亦有動作,國內各大航運公司也紛紛自建相關的在線訂艙平臺,如一海通(中海背景)、泛亞電商(中遠背景)、海運訂艙網(中外運背景)等,全球最大的集運公司馬士基也早就開始做自己的線上服務平臺,并曾聯手IBM成立區塊鏈合資企業。
大連海事大學綜合交通運輸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匡海波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產業互聯網的潮流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對這一領域的關注。
但是他也坦言,相比于公路運輸“車”和“貨”兩端的完全開放,海運仍屬于不完全開放的市場,且物流方式極度復雜、進入門檻較高,海運物流的互聯網、信息化升級仍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航運物流市場數字化進程也的確在大大加快,包括馬士基、達飛、中遠海運等船公司和Flexport等新興航運互聯網平臺都在積極發展數字化,未來或許更容易形成標準的操作模式。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