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圍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和“高端臨空產業集聚發展”兩大核心目標,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綜保區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堅持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大力推進跨境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機場口岸相關業務持續保持增長。據了解,其改革創新舉措主要包括:
——推動口岸提效降費政策落地
對海關查驗沒問題的貨物,免除因查驗引起的吊裝、移位和倉儲等配套服務費。
自實施以來,空港口岸貨運現場查驗服務單位免除費用約148萬元,惠及413家機場口岸外貿企業,獲企業一致好評。
——推進“提前申報”通關新模式
推進實施“提前申報、收運分流”出口快速驗放模式,使用提前申報新模式的報關單已超過機場出口報關單量的20%。
進口巴氏殺菌乳通關時長減至20分鐘以內、保稅融資租賃飛機落地入區驗放1小時以內、進出口報關單平均通關效率提高25%以上。
——推廣“單一窗口”平臺應用
推廣應用“智慧空港”核心平臺“單一窗口”。目前貨物報關單通過“單一窗口”申報覆蓋率達100%,并實現對跨境電商業務的全覆蓋。
2018年,通過“單一窗口”平臺申報貨物約100萬票,涉及貨物總值約286億美元。
——理順飛機租賃業務流程
建立健全區內飛機租賃業務監管和保障機制,解決飛機租賃“實際入區”等實際問題。
2018年共落地租賃飛機36架,貨值約1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61%,已成為大灣區航空租賃業務發展的新增長極。
——創新跨境電商政策支持
出臺倉租補貼、第三方檢測費用減免等跨境電商專項扶持政策,2018年度對區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進行運營倉庫租金扶持總面積約1.54萬平方米,扶持總金額約144萬元。
目前,跨境電商商品備案項數超過10萬種,成為國內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最豐富、最靈活的區域。
——扶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實現保稅醫藥“一證多批”政策落地。推動藥品納入24小時通關保障正面清單,做到“綠色通道、隨到隨辦”。
借助中歐班列開展多式聯運,開辟醫藥進口物流新通道。
——支持飛機維修業務發展
優化維修航材通關程序,實行“先出倉、后申報”,確保應急航材24小時進出口通關。
積極推出自報自繳、“匯總征稅”等優惠政策,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
鼓勵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參與保稅倉建設。
下階段,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綜保區計劃包括:
一是進一步擴大空港口岸查驗配套服務費改革試點范圍,探索第三方運輸和檢驗檢疫環節的吊裝、移位和倉儲費用免除項目,并給予跨境電商檢驗檢疫包干補貼,有效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二是加快推進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綜保區建設,鼓勵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參與保稅倉建設,增加保稅倉面積,對區內跨境電商企業給予倉租補貼,有效降低倉儲成本。
三是加快推進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綜保區南區查驗平臺建設,實現海關各類型業務查驗和配套服務一體化作業。
四是實施“提前申報、收運分流”快速驗放的創新模式,進一步推廣運用“單一窗口”,優化物流流線,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場所經營人、出口發貨人及其代理人選用新模式辦理業務,提高通關效率。
五是爭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格政策試點,推動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政策落地,優化區內政策環境,支持飛機處置交易等業態發展。
重點打造多個項目 爭取優惠政策早日落地
此外,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綜保區未來將重點打造多個項目,爭取優惠政策早日落地,更好地服務企業,促進經濟和企業的發展。
一是打造華南生物醫藥制品分撥中心。通過“先進區、后報關”的方式實現進口生物醫藥制品快速入區,聯合藥監部門打造檢測綠色通道,助力生物醫藥制品快速分撥出區。
二是繼續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充分放權,便利企業,發揮企業在市場的主體地位。
三是建立航材檢測維修、分撥中心。通過“先進區、理貨、后報關”的方式實現航材快速入區,通過“分批出區、集中申報”方式實現航材無障礙分撥出區,建立完善華南片區各機場海關航材通關聯系配合機制,實現航材快速流轉。
四是發揮綜保區保稅存儲、展示功能。“試行汽車保稅存儲”,讓更多的汽車進口企業享受改革的紅利,同時讓廣大消費者買到更好的性價比的汽車。“促進文物回流”,通過監管手續的后移,把藝術品流通渠道和綜保區展示、儲存等功能搭建起來。
五是推動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發展租賃業態”。吸引更多飛機租賃企業入區發展,打造貼身服務飛機租賃企業的專業團隊和“一站式”窗口,建設大型裝備保稅租賃產業基地。“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優化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海關監管模式;吸引大型電商企業入駐廣州空港經濟區機場綜保區。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