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9.1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20%,用戶規模超1億。另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1347億元,同比增長50%。
會議提出,下一步要在現有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根據地方意愿,再增加一批試點城市。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商零售出口,落實“無票免稅”政策,出臺更加便利企業的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完善跨境電商統計體系。
跨境電商啟動試點,起自4年前。截至目前,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已基本覆蓋中國主要一、二線城市。
2015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中國第一個跨國電商綜合試驗區。
2016年,天津、上海、重慶、合肥等12個城市被批準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去年,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長春、南京、義烏等22個城市成為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推動跨境電商試驗區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對地方產業發展形成帶動作用,對經濟增長形成輻射。”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曾向媒體指出,發展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是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增設“跨境電商專業”促進產教融合
此次常務會還提出,鼓勵搭建服務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務體系,支持建設和完善海外倉,擴大覆蓋面。引導相關電商平臺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服務。支持相關教育機構增設跨境電商專業,促進產教融合,為跨境電商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有分析指出,跨境電商專業,既有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也有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屬交叉學科,“單一的專業可能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媒體報道指出,當前跨境電商人才缺口或高達百萬。
南都記者注意到,教育部6月公布的新修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中,增補了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46個專業。這意味著,跨境電商將作為獨立專業進行招生。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多所院校開設跨境電商專業,包括浙江萬里學院、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山東外貿職業學院、青島外事服務職業學校等。
嚴打假冒偽劣,參與制定跨境電商國際規則
此次常務會還提出,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依法保護商家和消費者權益。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跨境電商相關國際規則制定。
“跨境電商的實踐快于規則的制定,全球范圍內的跨境電商缺乏標準、缺乏規則。” 中國商務部前副部長廖曉淇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分論壇上指出,世界貿易組織每年發布世界貿易報告,但是沒有明確跨境電商的標準。
南都記者注意到,中國海關曾牽頭制定《跨境電商標準框架》,為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的首個指導性文件。該文件在去年2月召開的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上向各方征求意見。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