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出版的《南方日報》頭版刊登了廣東省委和省政府近日印發的《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以功能區戰略定位為引領,加快構建形成由珠三角地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成的“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對港口發展也提出了明確意見。
在加強交通樞紐建設方面,《意見》提出,
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打造兩大世界級樞紐港區。優化整合全省港口資源,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為主體、粵東和粵西港口群為兩翼的港口發展格局。以建設汕頭區域性樞紐港為重點,將粵東港口群建設成為粵東地區對外開放和對臺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強化湛江區域性樞紐港功能,將粵西港口群打造成為大西南地區出海主通道。
資料顯示,2018年6月召開的廣東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實施以功能區為引領的區域發展新戰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成的發展新格局。“一核一帶一區”藍圖自此初繪。
此次正式出臺的《意見》提出, “一核”即珠三角地區,重點對標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推進區域深度一體化,加快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攜手港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帶”即沿海經濟帶,重點推進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陽都市區加快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臨港產業布局,疏通聯系東西、連接省外的交通大通道,拓展國際航空和海運航線,對接海西經濟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和北部灣城市群。“一區”即北部生態發展區,重點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為首要任務,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大力強化生態保護和建設,構建和鞏固北部生態屏障。
據悉,7月15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靜在《中國交通報》頭版發表了署名文章《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構筑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其中,在談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方面,李靜在文中表示:
我們將積極推進以香港為國際航運中心,廣州、深圳為國際航運樞紐,帶動周邊港口共同發展的世界級港口群,加快構建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推進廣州港深水航道、深圳港銅鼓航道、廣州港桂山錨地等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沿海主要港口深水碼頭、專業化泊位和南沙郵輪母港建設。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快建設外聯東盟、南亞,融合港澳和周邊省區的綜合運輸大通道,以深化港口、機場、鐵路運輸和物流園區建設合作形式,打造“一帶一路”上陸海交匯的戰略交通樞紐。
預計到2022年年底,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基本達到世界一流灣區水平。大灣區內將實現“12312交通圈”,即:以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為核心的“1小時交通圈”,灣區至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通達,至周邊省會城市陸路3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到2035年年底,全面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