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歲生日臨近,阿里系品牌“動物園”再添新丁——考拉。
在傳聞了20天,雙方均不予置評以示沉默后,9月6日早上,網易考拉出售給阿里巴巴的消息終于迎來“實錘”。網易考拉于2015年初上線,抓住了跨境電商風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者成功突圍。來自第三方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網易考拉以27.1%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跨境電商第一。
縱觀今年的中國電商領域,打破了往年相對沉悶的格局,行業大事件密集出現。
在考拉“出嫁”之前,5月初,云集登陸納斯達克,被稱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7月,耕耘本地市場十多年的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退出中國;8月底,唯品會耗費巨資收購的樂蜂網黯然退市;近日,日漸聲隆的拼多多,股價也超過了百度。
若將上述事件,放在整個電商行業的長期維度看,2019年無疑是極特殊的“電商洗牌年”:弱者被淘汰出局,新崛起的電商成為打破平靜的“鯰魚”。
一、多條新“鯰魚”,攪動電商老江湖
雖然電商業務對運營者的要求頗高,資金、商品供應鏈、物流、IT、售后服務乃至品牌運營等缺一不少,仍有心動者不斷涌入,包括互聯網巨頭在內。
此次將考拉“賣身”給阿里的網易,并非首個嘗試跨界做電商的互聯網巨頭。早在2005年,擅長社交的騰訊跨界成立“拍拍網”,試圖在電商領域分得一杯羹。上線兩年,拍拍網即躍居行業第二,超過易趣,成為堪與淘寶競爭的電商平臺。無奈,由于長期虧損及騰訊減少投入,拍拍網在騰訊與京東合作時,作為投資附贈給了后者。
自1999年8月,邵亦波等在上海創辦國內第一家電商平臺“易趣網”以來,中國電商恰好走過20年歲月。期間,往日曾名噪一時的耀眼明星,如今卻走向衰落甚至消逝的電商企業,不在少數。遠者如拍拍網、當當網、凡客誠品、易迅、麥考林,近者如聚美優品、1號店、樂蜂網。
最近幾年,中國的電商格局看似趨于固化,阿里巴巴攜旗下淘寶、天貓,與劉強東麾下的京東,呈現了比較穩定的雙巨頭格局。
誰料,正是在當年跨界電商失利的騰訊社交生態中,逐漸生長出一批新的電商企業。2015年5月,云集在杭州成立,僅4個月后,拼多多在上海成立,兩者均已成功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另外,從線下連鎖家電大賣場轉型發力線上零售的蘇寧易購,近年也逐漸站穩腳跟。
這些新競爭者,逐漸成為攪動原有電商江湖的新“鯰魚”。例如,早在去年10月,品牌商遭遇拼多多、天貓“二選一”的事件陸續爆出,今年“618”大促期間又因“格蘭仕事件”而再度引發關注。
面對快速崛起、打法新穎的電商新“鯰魚”,20歲的阿里巴巴也露出了焦慮。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電商爭奪戰遍及全領域。在一二線市場與下沉廣場、自營業務與POP業務、跨境業務與非跨境業務、傳統電商業務與社交電商、網紅電商與直播電商等,硝煙出現于每一處角落。
二、并無恒強者,電商走向多極化
事實上,不僅阿里系旗下品牌是個“動物園”,如今的中國電商江湖也是如此。
除了拼多多使用“愛心”作為品牌形象外,主流電商對動物形象也情有獨鐘。阿里系的“天貓”與“考拉”、京東的“狗”,加上會員電商云集的“小云雞”、蘇寧易購的“獅子”,電商江湖儼然組成了一座喧鬧的“瘋狂動物園”。
電商“瘋狂動物園”的背后,正是新型電商和傳統電商的激烈交鋒。
例如,在目睹云集率先發力社交型電商并成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后,之前對該領域持觀望態度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最終也按捺不住。在云集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后,今年5月,淘寶也推出了社交分享型業務“淘小鋪”。
相較于天貓、京東、拼多多的商品品類“大而全”模式,云集采取的是“非對稱戰略”——通過極致精選SKU,高性價比商品“俘獲”用戶。這種模式,也是近期火爆上海的會員制超市Costco的選品策略。同時,云集還鼓勵有分享意愿、分享能力的會員將商品分享給親朋好友,如果達成交易,該會員還能獲得一定報酬。
從公司創辦到上市,云集僅用了四年時間。根據云集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云集上半年實現GMV超150億元,同比增長64.6%,截至6月末付費會員增至1077萬。
如推出“淘小鋪”這樣,傳統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面對新“鯰魚”而調整競爭動作的現象,不是孤例。同樣是今年5月,天貓就將旗下“聚劃算”獨立出來,以與拼多多在下沉市場鏖戰拼購業務。本次收購網易考拉,成為阿里巴巴鞏固江湖地位的最新動作。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