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制度47項,其中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34項在全省復制推廣……南沙海關以黨建工作引領業務發展,突出“為民服務解難題”主體,不斷推進海關制度創新和基層治理能力建設,打通海關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針對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深度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隨著一項項配套舉措“疊加包”在南沙自貿試驗區實施,新的產業基地項目也不斷涌現……
制度創新回應企業需求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雙十一”,南沙自貿試驗區內的南沙保稅港區11月11日全天驗放網購保稅進口清單387萬票,同比增長14%,還創下1分鐘峰值驗放6.3萬票的紀錄。
在跨境電商產業快速發展和貨物快速通關的背后,是海關回應企業需求、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所取得的成效。
為支持南沙跨境電商分撥中心的建設,南沙海關率先推動“自行運輸”模式實施,搭建了電商平臺在不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間貨物流轉的“快車道”,支持電商企業建立輻射華南片區的分撥中心。
“簡單說,‘自行運輸’是指在海關信息化系統的支持下,企業自己的運輸車輛就可以用于轉關運輸,不再需要必須使用海關監管車輛、不再需要加關鎖”,廣東卓志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楊海明介紹,“這樣的做法更為靈活,為企業節約了時間成本和運輸成本。”
楊海明細算了一筆賬,“一般來說,用運輸公司的海關監管車來運輸,價格肯定比自行運輸要求下的貴一些,從廣州至深圳,2小時左右的車程使用自行安排的40尺貨柜車的話,平均每輛車運輸成本要節約100元。”
今年1月起,雀巢、達能等大品牌以南沙為中心,應用“自行運輸”模式,開展與深圳、上海、寧波、深圳等地分撥流轉業務。
今年10月,南沙保稅港區“先入區后報關”業務已完成系統開發并測試成功。10月16日,一批總價值140.28萬元的護膚品通過南沙保稅港區輔助管理系統“先入區后報關”功能進入南沙保稅港區企業自有倉庫,完成理貨后向海關申報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
“‘先入區后報關’模式允許我們區內企業先提貨入區,在理貨區內完成理貨后再申報,不僅能夠節省時間,還提高了申報準確性。”廣州捷晟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胡朝陽介紹。
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海關通過積極主動思考,了解企業經營的難點痛點,采取了卡口信息聯動、電子關鎖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在達到海關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為企業運營松綁,充分釋放跨境物流活力,進一步助推南沙建設跨境電商全球分撥中心。
自2015年南沙自貿試驗區掛牌至今,廣州海關先后推出“先放行入區、后理貨確認”、“7×24小時”智能驗放、“同業聯合擔保”、“先放后稅、匯總繳納”等創新舉措,形成跨境電商集約化監管和智能化便利化通關新模式,推動跨境電商進口、出口、國際中轉、區間流轉等業務全面發展,逐步實現“跨境電商全球分撥”,支持南沙自貿試驗區打造跨境電商樞紐基地。
制度創新助力企業發展
近年來,南沙創新高地的地位不斷鞏固,制度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為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盡享制度創新紅利,南沙海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做好政策宣講,推動政策進企業、進社區。
南沙保稅港區內企業駿德酒業(廣東)有限公司是從事國際葡萄酒貿易與運營的知名企業。因看好南沙發展和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該司在南沙保稅港區投資建成了建筑面積達6.5萬平方米的駿德(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配套設備齊全,包含了常溫倉、冷柜、24小時恒溫恒濕倉等多種專業類型倉庫,準備借助南沙的政策優勢實現從傳統貿易向新貿易零售一體化運營的轉型,期間又遇到了新困惑。按照之前的監管要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只能存放保稅貨物,非保稅貨物與區內的保稅貨物無法同倉存儲。而在區內、區外各設倉庫分別存放保稅和非保稅貨物并行運作,資源重復投入利用率又不高,運輸、人員、水電等運營成本較高。如何才能既享受區內物流中心的流通便利又壓縮運營成本?這一次駿德在南沙海關政策宣講會上找到了答案。
針對企業這項需求,海關在南沙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創新制度。依托這一創新制度,南沙保稅港區內的進出口企業可以將保稅貨物與一般貿易完稅貨物、國內貨物等在區內同倉存儲,實現倉儲與物流資源的集約化管理,極大節省企業成本。
為幫助企業盡快落地新模式南沙海關組織專項工作團隊繼續研究“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這一創新制度的應用場景,細化完善相關的配套機制,依托南沙保稅港區輔助監管系統實現了企業保稅貨物與非保稅貨物狀態互轉的便利化運作。為企業開設專門賬冊,對區內倉儲的國內貨物實施進、出、轉、存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通過關企信息系統數據對接,使企業可以根據國際、國內貿易的實際情況和庫存變化,迅速生成海關申報數據,通關手續更加簡便。企業“貨不出倉”即可辦結相關手續,免去了專門安排車輛運輸貨物往返出入區的人力、時間和運輸成本。
駿德商業集團副總裁張仁勇介紹,駿德作為“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制度下首批試點企業,已分批將區外倉庫的貨物全部運至區內存儲,倉儲整合后減少了區外設倉5300平方米、人員10人,每月減少倉租、人員運營成本近41萬元。同時應用“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模式,公司開拓了國內品質紅酒入區與保稅貨物集拼、分撥、配送的多項業務,實現了運營集約化,管理也更加便利。
自今年初試點以來,駿德酒業的自用物流倉庫逐漸向綜合型美酒美食供應鏈倉庫全面轉型,為來自澳洲、智利、法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個品牌的各類美酒,以及來自港澳的月餅等應節性糕點提供物流服務,連接國內市場,暢銷全國23個省份。今年1-10月,境外入區紅酒糕點貨值近1.6億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國內貨物(進口完稅商品)進出區1412批次,貨值近4億元,節省了國內倉租和運輸等成本逾300萬元,有力推動了南沙國際分撥中心的建設。
制度創新促進產業壯大
南沙地處珠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同時具備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一流的營商環境和便捷高效的通關持續吸引著企業集聚,天然的區位優勢不但適合發展現代跨境物流,更加有利于推動粵港澳文化交流和產業的融合壯大。
廣州聯合文化有限公司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打造的跨境文創業務中心,今年6月進駐南沙自貿試驗區,在南沙保稅港區設立了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倉庫,計劃在南沙開發建設集書刊、音像、文具及文創、科技等產品為主,兼顧其他業務如外向型第三方倉儲物流發行業務、出版業務、貿易進出口、商務服務、保稅展貿等多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
“由于近年來消費者對圖書、文創產品的需求不斷分眾化,公司需要及時、精準地根據市場需求調節圖書庫存和銷售狀態,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一天24小時隨時可能要發貨。”廣州聯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周光豪表示,“我們看重的既有自貿試驗區的各項創新制度,也有南沙特殊的區位優勢,更因為南沙高效的通關效率和優良的口岸營商環境,將公司在內地、香港、海外等印刷廠的圖書在區內集聚,再每天根據客戶需求分撥到香港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等各大書店。”
今年5月7日,“粵港澳大灣區名家書畫展”在廣州南沙舉辦,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正是展覽的主辦單位之一。展品中有66組作品是以文化藝術品保稅的方式,經香港陸運過關進入南沙保稅港區,并依托“保稅展示交易”自貿試驗區創新制度進行出區展示,是廣東自貿試驗區內開展的首票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業務。
南沙海關主動加強與當地文廣新部門、文物管理部門配合,簡化文化藝術品備案程序,為企業辦理首次保稅文物進出境登記手續。文物審核機構對照進境記錄審核查驗后標明出境標識,發放文物出境許可證,海關審核后憑文物出境許可證放行。
“從展品離開保稅港區倉庫到南沙文化匯駐場監管,再到展品返回保稅港區倉庫,南沙海關為展品通關全過程優化監管方案設計,減少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企業運行的成本,為我們成功辦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廣州大灣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眉表示。
據統計,廣州聯合文化有限公司自今年6月在南沙保稅港區開展業務以來,已累計進出區圖書超500萬冊,其他文創產品5萬余件,貨值超2億元。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