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正式出爐,區域內多家上市港口企業股票漲停。
一起來看一下,關于港航物流業,有哪些不容錯過的亮點。
昨日(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劃。
受這一利好消息影響,粵港澳大灣區內港口企業股價沸騰,廣州港(601228)、招商港口(001872)、鹽田港(000088)、珠海港(000507)等多只港口股相繼漲停。
其中:廣州港開盤報4.8元,截止到漲停時上漲10%至4.84元;招商港口開盤報17.46元,截止到漲停時股價上漲9.99%至18.05元;珠海港開盤報7.97元,截止到漲停時上漲9.96%至8.28元;鹽田港開盤報6.32元,截止到漲停時上漲10.05%至6.46元。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簡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此次區域內港口股的全面上漲,也預示著這一《規劃》將給當地港航物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鼓勵建設區域性港口聯盟
《規劃》指出,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適應的制度規則,形成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
推進投資便利化。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CEPA系列協議,推動對港澳在航運、物流等領域實施特別開放措施,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準入等限制,在廣東為港澳投資者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更好落實CEPA框架下對港澳開放措施。
推動貿易自由化。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進口岸監管部門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此外,《規劃》中還提出,要加強粵港澳港口國際合作,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建港口產業園區,建設區域性港口聯盟。
廣州南沙將成大灣區國際航運承載區
根據《規劃》,廣州南沙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攜手港澳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發揮國家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優勢,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的承載區,強化與周邊地區在綜合交通等方面的一體化銜接,構建“半小時交通圈”。
此外,廣州南沙還將建設金融服務重要平臺,著力發展航運金融、飛機船舶租賃等特色金融,探索建設國際航運保險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臺。
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此次發布的《規劃》中多次提到,要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其中在對大灣區空間布局中,《規劃》指出要以包括香港在內的核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作用。
對于香港的發展規劃包括: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香港商貿、物流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
《規劃》明確,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并對不同區域內的港口做出了不同建設計劃。
支持香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業,并為內地和澳門企業提供服務。
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
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
發展多式聯運
建設國際交通物流樞紐
根據《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建設具有更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式聯運的發展將迎來井噴期。在《規劃》中,粵港澳大灣區內將構建現代貨運物流體系,加快發展鐵水、公鐵、空鐵、江河海聯運和“一單制”聯運服務。
另外,第三方物流企業也迎來重大利好,《規劃》明確要求推進粵港澳物流合作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國際物流樞紐。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