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到2022年,印度尼西亞將有4400萬人參與網購,電子商務還將創造2600萬個全職工作崗位。借助電子商務,尤其是在非城鄉地區,這些地區的消費者現在可以獲得當地無法觸及的新產品和服務。
印度尼西亞電子商務稅收法擬于4月1日生效,可能成為印度尼西亞電子商務、賣家和平臺的障礙。此法規要求在線市場運營商匯報所有賣家營業額的詳細信息,要求在線賣家注冊納稅人編號(NPWP),明確在線賣家應支付的所得稅稅率。交易額超過48億印尼盧比(34萬美元),買家需繳納增值稅。如果在線賣家被認定為中小型企業(SME),必須繳納0.5%的營業額所得稅;大企業需繳納25%的企業稅。
鑒于電子商務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繁重的監管可能會阻止該行業的增長,并抑制未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雖然稅收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但是征收電子商務稅可能會讓線下賣家不愿意轉戰線上,因為賣家指望電子商務挖掘更多新客戶。
許多在線賣家在進入電子商務平臺之前屬于非正式經濟體。如果可以的話,電子商務使企業能夠慢慢變得更加“正式化”,從而增加納稅企業數量。發展初期承受稅收負擔可能迫使賣家回到非正式渠道,從而抑制其增長,并可能減少未來的稅收收入。
意料之中,電子商務交易征稅遭遇了當地行業的強烈回擊。印度尼西亞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近年來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年增長5%以上。為了刺激未來的增長,領導層已經加速外國直接投資(FDI)改革,并采取措施,減少潛在投資者的繁瑣程序,比如放寬外國投資規則和引入一系列稅收激勵措施來鼓勵投資。
印度尼西亞正成為全球社交媒體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電子商務會對未來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預計2015年至2020年將有5000萬新互聯網用戶上線。到2022年,印度尼西亞將有4400萬人參與網購,電子商務還將創造2600萬個全職工作崗位。借助電子商務,尤其是在非城鄉地區,這些地區的消費者現在可以獲得當地無法觸及的新產品和服務。
制定稅收和法規很重要,但這需要正確的過渡。目前,印度尼西亞的重點應該是鼓勵中小企業上網,助力發展數字經濟,而不是單方面征收電商稅。印度尼西亞政府應考慮向相關國際政策和規定學習,例如世界貿易組織對數字產品征收零關稅、亞太經濟合作跨境電子商務便利化框架。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